1987年
春,全縣開展造林、育林,完成造林4.5萬畝,封山育林80萬畝。
5月21-29日,舉辦首屆“皖、浙、贛三邊藝術節”。
8月,國防部授予縣人民政府“征兵工作先進單位”稱號。
是年,國家廣電部授予縣電影放映公司“全國電影發行放映系統先進單位”稱號。
1988年
春,全縣造林5.02萬畝。
2月26日,白景公路(時稱景白公路)改造工程正式動工。1997年3月全面竣工。
5月25日,國家林業部批復婺源縣開發靈巖洞旅游點,并命名為“靈巖洞森林公園”。
11月,國家水利部對婺源縣農村電氣化試點進行檢查驗收,確認婺源“已達中國式農村電氣化試點縣初級標準”。次年5月頒發了《農村電氣化縣》證書。
是年,縣茶廠精制的“特珍特級”、“特珍一級”和鄣公山茶廠精制的“雨花一級”綠茶3個產品,在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上展出,均獲金牌獎。
是年,縣龍尾硯廠生產的龍尾硯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新產品一等獎和創作設計一等獎。
1989年
2月13日,縣委、縣政府在浙源鄉召開全縣植樹造林現場會。是年春,全縣造林5.1萬畝。
7月,古坦鄉茶場特制的“靈巖劍峰”茶,在全國名茶評比中獲國家級“名茶”稱號。
8月25日,縣城東門大橋破土動工。次年11月4日舉行通車典禮。
8月,段莘水庫保安加固工程動工。該水庫漏水嚴重,為確保下游幾十萬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經報上級批準,進行大壩粘土心墻沖抓套井防滲處理;大壩基礎帷幕灌漿及壩身側壓管埋設;發電隧洞回填灌漿。
10月1日,建筑面積2725平方米,可設460多個店、攤、點位的縣城農貿市場建成開張。
12月,程村水電站建成并試運行。裝機3臺、容量1890千瓦。
是年,全縣完成1000門長途、市內、農村自動電話機安裝。
是年,國家森林防火指揮部評定婺源縣為“全國森林防火先進單位”。
是年,浙源鄉沱口小學被評為“全國德育工作先進單位”。
1990年
春,全縣造林8.1萬畝。從武口至中云的公路沿線兩側造綠化帶,組織縣直單位干部、職工義務植樹近3000畝。
6月,全縣進行第四次人口普查。
是年,縣委在全縣農村開展黨的基本路線教育活動。
是年,縣茶廠精制的“貢熙一級”綠茶和鄣公山茶廠精制的“特珍一級”綠茶,榮獲國家銀質獎。
是年,縣愛衛會把改水改廁列為農村愛國衛生工作重點。當年,在清華鎮長林村進行改廁試點,采用農辦公助方式新建衛生廁所130座,其中無公害化廁所90座。
是年起,省高、中等教育自學考試在縣設立考點,婺源和德興考生共此考點。
1991年
6月,縣曉莊水電站建設開工。1993年12月,竣工投產。
同月,省婺源茶?!安棼惣y象甲研究”項目獲國家科委頒發的“國家科技成果證書”。
10月5日,香港邵氏影業公司董事長邵逸夫贈港幣200萬元,用于縣第二中學興建綜合大樓(逸夫樓)。
是年,省教委對本縣校園“六配套”(校舍、圍墻、校門、廁所、操場、課桌凳配套)建設進行檢查驗收,婺源被評為“全省校園建設先進單位”。
1992年
被省衛生廳確定為初級衛生保健試點縣??h成立初級衛生保健領導小組,制訂《婺源縣初級衛生保健實施規劃》。
開展住房制度改革,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
1993年
1月1日,縣委發出1號文件,實行茶葉價格、市場、流通“三放開”。
11月1日,省政府批準縣第二中學改名“天佑中學”。全國政協副主席、著名科學家錢偉長為學習題寫校名。次年4月下旬,在校園內豎建詹天佑銅像。
是年,經省民政廳批準,中云、賦春、秋口、江灣4個鄉撤鄉設鎮。
1994年
6月7日,全縣鄉鎮企業首次推股改制工作會議在秋口鎮召開,部署鄉鎮企業推股改制。
8月,縣鐘呂水電站動工。1999年12月正式投產。
10月18日,縣郵電局6000門數字程控電話正式開通。
是年,鄣公山共大被批準為省重點示范性職業學校和國家教委承認學歷的職業中專。
是年,本縣被衛生部定為世界銀行貸款“婦幼保健綜合服務項目縣”。項目總投入360萬元,其中世行信貸資金230萬元,省、地(市)、縣提高配套資金130萬元。
是年,許村、鎮頭、大畈、思口4個鄉撤鄉設鎮。
1995年
5月24日,縣政府印發《關于婺源縣農、林、水、工業系統科技人員實行技術承包的意見》,全縣科技人員開展技術承包和技術服務。
6月,國家衛生部等五部委在縣驗收初級衛生保健縣工作。婺源代表全省45個縣市接受檢查,并被確認為初級衛生保健合格縣。
10月9-12日,“紀念朱熹誕辰865周年暨朱子故里尋根考察活動”在婺源舉行。此次活動由江西省海外交流協會、世界朱氏聯合會及婺源縣朱熹研究會共同主辦。來自美國、韓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和日本等國以及包括臺灣地區在內的我國各地朱子后裔、研究朱子的專家、學者300余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是年,本縣被國家綠化委員會評為“全國造林綠化百佳縣(市)”。
1996年
3月至4月,縣人武部組織2萬余民兵投入婺源至太白段國家二級光纜施工,鋪設光纜47公里。
4月1日,縣人武部恢復為人民解放軍軍隊建制。
5月18日,由上海虹橋國際機場援建的縣第一所希望小學——鄣山希望小學舉行竣工慶典。
8月,依法關停鄣公山造紙廠,使星江河水質明顯改善。
10月1日,縣第二自來水廠舉行竣工儀式。
11月,大鄣山茶獲中國綠色食品中心頒發的“AA級綠色食品證書”。
是年,國家綠化委、林業部、人事部授予本縣“全國綠化先進單位”稱號。
是年,縣獲國家教委頒發的“中華掃盲獎”。
是年,進行公費醫療制度改革,建立公費醫療保險制度,實行職工大病醫療費社會統籌。
是年,縣黨政機構改革全面鋪開,并于次年結束。
1997年
4月18日,全縣國有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動員大會在縣城召開。會后推進了企業改革。
10月,太白鄉撤鄉設鎮。
11月10日15時25分,縣鐘呂電站施工工程進行28噸炸藥大爆破,省地震局測得瀲溪鄉、秋口鎮一帶有3.5級震感。
11月,本縣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唯一的茶葉農業標準化示范縣。
同月,溪婺公路改造動工。
是年,本縣被評為全國依法治縣“百強縣”。
1998年
3月起,全縣開展“雙改雙節”工作。至2000年,全縣有98家茶葉初制廠、57座磚瓦窯和116個機關單位、學校食堂完成改燃任務,農村建成沼氣池3000座。
是年,“源發神器苦丁茶”獲全國專利成果博覽會金獎和中國國際博覽會金獎。
1999年
4月22-24日,原中央軍委副主席張震來縣訪問。
8月17日,思口景范第十三希望小學竣工。
8月27-28日,原中共中央副主席汪東興來縣參觀。
是年,武口鄉撤銷并入紫陽鎮,并將梅林鄉上梅洲村委會和瀲溪鄉東嶺塢村委會劃歸紫陽鎮管轄。
是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將婺源列為全國中醫工作先進縣建設單位。
2000年
4月29日,縣委、縣政府出臺《關于國有企業改制若干問題的暫行規定》,在全縣推行企業改制。企業改制產權轉換主要通過股份制、出手、兼并、破產等形式實現,同時對職工身份進行置換;退休職工的退休費轉由縣社會保障局發放。
4月,本縣被國家農業部評為“全國生態農業建設先進縣”。
5月,縣林業科技人員在本縣鶴溪等地發現絕跡近90年的珍惜鳥類黃喉噪鹛。
9月,縣攝影工作者任春才的作品《古宅春秋》入選在美國華盛頓舉辦的“中國文化美國行.中國攝影藝術展覽”。
2001年
4月,縣農村信用聯社在全縣推廣農戶小額信用貸款。
5月29-3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和隨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書記處書記、中央組織部部長曾慶紅等在江西省委書記孟建柱、省長黃智權陪同下,來婺源縣視察。在婺源期間,江總書記走農家、進茶園、入學校、看民生、察民情,先后察看了金山生態茶業觀光園、縣博物館、江灣村、荷包紅鯉魚良種場;聽取了縣委書記徐信國、縣長鄧少華的工作匯報;親切接見了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四套班子成員并合影留念。陪同考察的中央有關部門負責人有曾培炎、華建敏、劉積斌、戴相龍、胡富國、由喜貴、虞云耀、王滬寧、賈延安等。
10月25日,婺源文化與生態旅游區被國家旅游局評為全國首批3A級旅游區。
6月,中國人民銀行在縣設立金融聯系點。
11月6日,由上海電力公司援建的曉起村江上青希望小學舉行竣工典禮。
12月4日上午12時,隨著段莘基站正式開通,縣移動通信公司實施的“鄉鄉通移動電話”工程宣告完成。
12月,撤銷曉鏞鄉、曉林鄉和瀲溪鄉。分別將曉鏞鄉成建制并入江灣鎮,將曉林鄉成建制并入中云鎮,將瀲溪鄉的西坑村委會劃歸紫陽鎮,將瀲溪鄉善坑村委會和楊溪村委會劃歸梅林鄉。
是年,縣科技項目“江灣梨品種選優”被列為國家星火項目;“荷包紅鯉魚誘導雌核發育”被列為國家農業成果轉化項目,“茶黃酮”被列為國家重點新產品項目。
2002年
1月16日,港胞汪松亮偕夫人顧亦珍捐資300萬元建設的連接皖贛兩省的浙嶺公路,正式通車。
2月26日,浙江余杭東鑫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與縣簽訂投資1.5億元開發“商業及住宅小區”的合同。
2月,城北新城區濱江公園建成開放。
3月18日,召開全縣殯葬改革工作會議。此后紫陽鎮率先進行殯葬改革試點工作。
3月23日,中國村社發展促進會為本縣11個村莊(慶源村、硯山村、大畈村、曉起村、汪口村、李坑村、鄣山村、洪村、思溪村、考水村、豸峰村)舉行掛牌儀式,命名為“全國民俗文化村”。至此,全縣已有12個村莊(沱川理坑村已于2000年命名)列為全國民俗文化村行列,文化村之多居全國第一。
4月起,全縣開展農村稅費改革工作和農村稅費配套改革工作。至2003年底,通過改革農民整體減負幅度為37%,農民人均負擔減少27.8元,畝均負擔減少29.1元。
7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國務委員、中央政法委書記羅干來縣視察。
8月24日,縣政府會議中心奠基開工,至年底竣工。該工程總建筑面積2334.36平方米,具有召開大中型會議及文藝演出等多種功能。
8月30日,全縣黨政機構改革啟動,于12月底結束。通過改革,縣、鄉兩級黨政機關行政編制分別精簡17%和23.07%。
9月1日起,全縣教師工資上收到縣管理,由縣財政按國家標準及時足額逐月發放。
10月17日,由廣東省揭陽市恒康藥業有限公司與江西省醫學集團上饒分公司(在原縣制藥廠基礎上)組建的江西天佑藥業有限公司舉行揭牌儀式。
12月19日,由浙江臺州投資商投資4020萬元興建的星江電站開工。電站裝機容量4*1600千瓦,于2004年7月正式投產。
是年,縣旅游業快速發展,全年接待游客超過100萬人次,門票收入680萬元,綜合收入達1億元。
是年,成立招商局。全年招商引資累計簽訂合同項目193個,合同引進內資7.37億元,外資1550萬美元;已實施合同項目187個,合同引資5.82億元,實際進資3.536億元,同比增長351%,完成市政府下達任務數的112.8%。
是年,江灣旅游區投資3000余萬元,進行第一期開發建設,使景區的景觀品質得到提升。
2003年
1月9日,婺源被國家農業部授予“全國第一批無公害茶葉生產示范基地縣達標單位”稱號。
4月6日,縣紫陽鎮第一小學舉行百年校慶慶典活動。
4月底,新建的縣文化廣場竣工。此廣場上年9月開工,投資3000萬元,建筑面積6.9萬平方米,可容納25000人集會活動。
4月,珍珠山鄉在全縣率先實施“村財鄉管”農村財務管理體制。同年8月在全縣推廣。
5月20日,婺源文化與生態旅游區通過國家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論證,7月31日又通過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論證,成為全省首家獲中國質量論證中心頒發證書的旅游點。
7月9日,全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啟動。至次年9月底,全縣共有22.7萬農民參加新型合作醫療,參加率達85.4%。
7月18日,縣生態工業園區奠基開工。
7月20日,縣委、縣政府領導人在杭州成功舉辦旅游暨經濟合作懇談會,會上共簽約12個項目,簽約金額達6.18億元。
8月26日,經省人民政府批準,“鄣山鄉”正式更名為“大鄣山鄉”。
9月26日至10月6日,縣舉辦第一屆婺源國家旅游文化節,吸引了來自美、英、法和港、澳、臺等12個國家和地區的來賓。
10月26日,溪頭鄉硯山村開采出一塊重4噸、長3米、寬2米、厚0.6米的巨型龍尾硯石。這是迄今為止國內開采出的最大龍尾硯石。該硯石被廣東客商以12萬元人民幣收購。
10月30日至11月1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中華全國總工會主席尉健行及其夫人張勖華一行,在省、市有關領導陪同下訪問婺源,先后訪問了江灣、汪口、李坑、曉起、彩虹橋、鴛鴦湖、縣博物館及縣城文化廣場等處。
11月6日,撤銷梅林鄉、高砂鄉,并入紫陽鎮;撤銷大畈鎮,并入江灣鎮。
11月9日,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人出席了再景德鎮市召開的景婺黃(景德鎮—婺源—黃山)、景婺常(景德鎮—婺源—常山)兩條高速公路工程建設征地拆遷動員會。
是年,縣財政收入達10667萬元,首次突破億元大關。
2004年
1月,《婺源報》改為《婺源》內刊。
4月5日,縣委、縣政府舉辦婺源中學建校80周年暨朱熹銅像落成慶典。原中共中央副主席汪東興題詞祝賀。
4月,縣啟動第三次文物普查。通過3個月普查,新發現古跡、文物500多處(件)。
7月22日,國務院批準景婺黃(常)高速公路建設項目。該高速公路全長151公里,其中婺源境內96.5公里。
8月下旬起,開展整治公路沿線礦山企業工作。至10月底,白景線、婺清線、溪婺線三條公路干線兩側共關閉搬遷38座采石場、石灰廠、磚瓦窯,并著手遺址清理和植被恢復工作。
8月,婺源被評為全國首批生態農業旅游示范點。這是全國唯一一家把全縣作為整體景區推出的示范點。
11月1日,景婺黃(常)高速公路開工。
11月,由縣農業局承擔的國家級“婺源綠色食品“大鄣山”大米生產標準化示范建設”項目,通過了國家驗收。
12月1日,在景婺黃高速公路秋口鎮河村施工路段,發現距今3500多年的商代古人類遺址。
是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現價)達181829萬元,同比增長14.5%,其中第一產業41642萬元,第二產業76069萬元,第三產業64118萬元??h財政收入達12689萬元,同比增長19%;一般預算收入9033萬元,同比增長26.9%。
2005年
1月22日,縣城“一江兩岸”景觀設計規劃,通過省內外建筑設計專家的評審。
1月,江灣景區被國家旅游局評為全國4A級景區。
3月4日,根據上級文件精神,縣委、縣政府下發《關于2005年農業農村工作的意見》文件,宣布從2005年起,全縣免征農業稅,繼續免征(除煙葉外)農業特產稅。
3月,國家林業部評選出“中國名特優經濟林之鄉”,本縣被正式冠名為“中國茶葉之鄉”。
4月15日,啟動殯葬改革“零點行動”,規定全縣轄區內所有死亡人員一律實行火葬。
4月,撤銷鳳洲鄉、龍山鄉,分別并入許村鎮、中云鎮。
5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來縣視察。曾培炎和隨行的汪洋先后到金山生態茶園、縣博物館、思溪村、大鄣山臥龍谷等地,考察了農業產業化和旅游業發展情況,并聽取了縣經濟社會工作匯報。
5月26日,位于景婺黃(常)高速公路C5標的梅林隧道主洞左線順利貫通,這是景婺黃(常)高速公路主洞實現貫通的第一條隧道。
5月,縣全面推進林業產權制度改革,此次林業產權改革的基本內容是:明晰林業產權、減輕林農負擔,搞活木竹經營,加快和規范山林流轉。
6月13-1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農工民主黨中央主席蔣正華,全國政協副主席、農工民主黨常務副主席李蒙率中國農工民主黨考察團,就構建和諧社會、發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等課題進行考察調研。
2006年
1月10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旅游工作會議上,經國家旅游局批準,大鄣山臥龍谷被評為國家4A級景區。
4月17日,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頭條播放婺源生態建設新聞。
4月18-19日,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統戰部部長劉延東在婺源考察。
4月,縣申報的全縣綠色食品原料(茶葉)標準化生產基地被國家農業部和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批準實施,成為全國首批創建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
同月,甲路鄉撤銷,并入賦春鎮。
5月20日,婺源博物館(新館)布展方案通過專家組評審。
9月11-12日,由中國州際科技實業有限公司投資8億元的國家高技術“專用新型電子芯片及控制系統”產業化項目落戶婺源生態工業園區,并舉行了項目落戶簽約儀式。
10月5日,國務委員、國務院秘書長華建敏在婺源調研。
11月19日,景婺黃(常)高速公路通車慶典大會在婺源隆重舉行。
2007年
1月1日,縣老城改造一期工程竣工慶典在“文公闕里”牌坊下隆重舉行,這一慶典儀式也標志著老城改造后的星江步行街正式開街。
6月13日,全縣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啟動儀式隆重舉行。
6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吳儀來婺源調研,先后視察江灣村、汪口村。
6月,由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共同組織評選的第二批中國歷史文化明村揭曉,汪口村榜上有名。
8月8日,落戶縣工業園區的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江西潔華環保設備有限公司正式投產。
8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來婺源調研,聽取了婺源縣情況匯報,并實地考察了江灣村、汪口村和婺源博物館。
9月13日,江西婺源旅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召開了第一次股東會議,并成立了董事會。至此,該公司的組建已完成了注冊前的各項手續。
12月12日,婺源縣首批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公開搖號活動在縣政府會議中心隆重舉行,經現場公開搖號認定,233戶中簽經濟適用房,50戶中簽廉租房。
2008年
1月8日,文化部批準婺源和安徽省黃山市、績溪縣三地共同設立區域性文化生態保護試驗區—徽州文化生態保護試驗區。
2月18日,縣農村信用合作社的農戶小額信用貸款成功通過ISO9001:2000國家質量認證。此為中國小額農貸模式首次獲得國際認可,也是迄今首個通過國際質量認證的金融產品,并被評為上饒市改革開放30年最具影響力事件之一。
3月8日,由寧波市鄞州生豬產銷合作社為建設主體,投資2.5億元的婺鄞大型生態養豬項目在婺動工興建。
4月14日,總投資約4.8億元的縣“一江兩岸”二期建設工程開工。
4月18日,縣污水處理廠在紫陽鎮小港村動工建設。
4月28日,縣十四屆人大常委會會九次會議審議通過《婺源縣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十年內禁伐天然闊葉林的決定》。
5月,經全國旅游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評定、國家旅游局批準,靈巖洞旅游區獲“國家4A級旅游景區”稱號。
6月18日,婺源縣管道天然氣項目開工。項目由香港飛龍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資8000萬港元建設。
7月27日,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在浙源設立“僑法宣傳角”。
10月8日,蚺城街道辦事處成立。
10月24日,全縣清理整頓非法轉讓、占用集體土地建私房工作告一段落。此項工作從去年12月開始,對1999年1月以來全縣范圍內的非法轉讓、占用集體土地建私房情況進行了集中排查和依法處理。共清理整頓調查復核建房戶1107戶,查出違規違法建房戶345戶,共收繳處罰款570多萬元。
10月31日,國家質檢總局發布公告,批準對“婺源綠茶”實行地理標志產品保護,保護范圍為婺源縣現轄行政區域。
11月,思口鎮延村被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列入第四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同月,江灣鎮榮膺2008中國鄉鎮投資潛力500強。
12月26日,景(德鎮)婺(源)黃(山)高速公路全線貫通。
2009年
1月16—18日,縣第十四屆人大第三次會議在蚺城召開,會議選舉賀瑞虎為縣人民政府縣長;審議通過《婺源縣人民政府關于禁止采伐天然闊葉林的若干規定》,規定從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的10年內,全面禁伐天然闊葉林。
是月,鄉鎮財政實行“劃分收支范圍、核定收支基數、收入全額上繳、加大轉移支付”的管理體制。鄉鎮各行政事業單位全部實行部門預算。
2月1日,文公山景區、鴛鴦湖景區被國家旅游局評定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
3月1日,全縣旅游景點實行新的“一票制”;票價為180元人民幣一張。
3月3日,婺源縣創建“省科技強警示范縣”通過考核驗收。
3月12日,縣人民政府公布婺源縣第一批(18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命名第一批(6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名單。
3月30日,江灣鎮被中華環保聯合會、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中國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協會等評為“中國綠色名鎮”。
4月10日,婺源縣被科學技術部批準為“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
4月22日,江西省首條清潔化茶飲料原料茶生產線,在婺源縣聚芳永茶業有限公司建成投產。
是月,清華鎮榮獲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村鎮”稱號。
5月6日,婺源縣榮獲“全省森林生態保護十佳縣”稱號。
6月,婺源被省委、省政府評為(2008年度)“全省新農村建設試點村先進縣”。
7月,婺源縣實現鄉鄉通柏油路。
是月,婺源縣榮獲“全省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先進縣”稱號。
同月,江灣鎮被中國城鎮改革發展研究中心、中國亞太經濟調查研究中心、中國城鎮競爭力促進會評為“中國綠色小康百佳鄉鎮”。
9月,省林業廳消息稱,分布于婺源縣月亮灣自然保護小區的60多只黃喉噪鹛,是目前為止我國發現的最大的黃喉噪鹛野生種群。
10月14日,全國標準茶園創建活動啟動儀式在賦春鎮金山茶園隆重舉行。
10月15—17日,國家原副主席曾慶紅到婺考察;省委常委、副省長陳達恒,省委常委、副省長凌成興,副省長熊盛文等陪同考察。
10月28日,婺源千年古城保護性開發項目奠基儀式舉行。
11月6—8日,2009婺源·中國鄉村文化旅游節暨第九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全國民間鼓舞鼓樂大賽,在縣文化廣場隆重舉行。
11月19日,秋口鎮獲評“中國綠色名鎮”稱號。
11月26日,紫陽鎮齊村社區被國家減災委員會、民政部授予“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稱號。
是月,縣森林公安局被國家林業局、公安部評為“綠盾三號行動先進集體”。
12月4日,婺源從100個提名城市中脫穎而出,入選10佳“中國最美的小城”。
2010年
1月8日,縣舉行城區經濟適用住房銷售和廉租住房租賃公開搖號儀式,285戶中低收入家庭獲得認購資格。
1月12日,縣首批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養老金發放儀式在蚺城街道辦舉行,100多位60歲以上群眾代表率先領取第一筆養老保險金。
1月16日,婺源縣榮獲“2009年度全省茶葉生產十強縣”稱號。
2月27日,婺源22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竣工儀式在新汽車站舉行。
是月,婺源具被省政府評為“2007—2009年度全省森林防火工作先進單位”。
3月1日,李坑景區、思溪延村景區被國家旅游局評定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
3月10日,江灣鎮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旅游局評為“國家特色景觀旅游名鎮”。
3月29日,江西省首家農村綜合信息服務培訓中心在江灣鎮成立。
4月25日,合福高速鐵路婺源段建設進入實施階段。合福鐵路婺源段長52.22公里,途經溪頭、江灣、秋口、蚺城、紫陽5個鄉(鎮、街道辦)16個村(居)委會,投資額達70億元。
是月,清華鎮獲評“中國綠色名鎮”稱號。
5月14—15日,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主席趙化勇一行到婺參觀考察。
5月16日20時—18日17時,婺源遭受連續大雨暴雨襲擊,全縣18個鄉(鎮、街道、園區)全部受災,其中重災鄉鎮8個,受災人口10.9萬人,經濟損失1.8億元。
5月18—19日,第四屆中華詹氏經濟文化節暨詹天佑祖居紀念館落成典禮在婺源舉行,來自海內外600多名詹氏宗親代表參加這一活動。
5月24—25日,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名譽院長楊岐等率無黨派人士界全國政協委員一行21人,到婺參觀考察;全國政協委員、副省長謝茹,省政協副主席、農工黨江西省委會主委鄭小燕等陪同考察。
是月,“婺源荷包紅鯉”被國家質檢總局列入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目錄。
6月2日,全國政協副主席、民建中央第一副主席張榕明率全國政協考察團到婺,就“加強中西部地區水污染防治,提高環境監管能力建設”進行考察。全國政協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王少階,全國政協委員、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等隨同考察;省政協副主席劉曉莊等陪同考察。
6月11日,婺源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在縣文化館成立。
是月,大鄣山鄉程村被中國村社發展促進會授予“中國特色村(最宜居自然生態村)”稱號。
7月22日,浙源鄉虹關村被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文物局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是月,婺源縣、鄉、村三級文化信息資源網絡建成。
9月2日,婺源被國家旅游局選為“全國旅游標準化試點縣”。
9月13—14日,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到婺考察。
9月17日,婺源被中國國土經濟學會授予“全國低碳國土實驗區”稱號。
10月21—22日,婺源縣隆重舉行紀念朱子誕辰880周年系列活動。
10月26日,段莘鄉被環境保護部授予“國家生態鄉鎮”稱號。
11月3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紅十字會會長華建敏到婺視察;中國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王偉隨同視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胡振鵬等陪同。
11月8—11日,首屆全國農民藝術節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暨2010婺源·中國鄉村文化旅游節,在縣隆重舉行。
12月18日,婺源在“首屆中國鄉村旅游高峰論壇”上,榮膺“中國最具影響力鄉村旅游目的地”稱號。
12月19—20日,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黃孟復到婺,就文化生態旅游發展情況進行考察;省政協副主席劉曉莊等陪同考察。
是年,全縣財政總收入突破4億元,達43000萬元。
2011年
1月16日,婺源縣被中華環保聯合會、國家旅游局中國旅游景區協會授予“全國低碳旅游實驗區”稱號。
3月2日,婺源縣被農業部、國家旅游局授予“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稱號。
是月,縣檢察院榮獲“全國先進檢察院”稱號。
同月,婺源縣被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授予“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單位”稱號。
4月17—18日,全國政協副主席白立忱到婺考察調研旅游產業發展工作;省政協主席傅克誠等陪同考察。
5月6—8日,中國科協2011年海智計劃專家工作會議在婺源召開,中國科學院院長、中國科協副主席白春禮,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協副主席趙忠賢,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科協書記處書記馮長根,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鄭荃等30多位海智專家出席會議。
5月12日,婺源被中國科協命名為“全國科普示范縣(2011--2015)”。
5月13—1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進中央主席嚴雋琪和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進中央常務副主席羅富和,率民進中央“完善制度環境、推進民辦教育發展”調研組到婺進行專題調研。
5月29—30日,縣隆重舉行江澤民同志視察婺源十周年紀念活動。
6月23日,中國縣域經濟發展高層論壇籌委會第一次會議暨“婺源模式”研討會在婺源舉行。
7月,婺源“清華婺”商標,被國家商務部授予“中華老字號”品牌。
8月8日,2011—2013年度“江西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名單出爐,婺源縣榮獲江西“雕刻之鄉”和“燈彩之鄉”。
8月30日,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一行來婺參觀。
9月21—22日,全國政協副主席李兆焯到婺考察調研旅游產業發展工作;省政協主席傅克誠等陪同考察。
10月1日,婺源縣第一家民宿“九思堂”對外營業。
10月12日,在第七屆中國茶業經濟年會上,婺源榮獲“2011年度全國十大生態產茶縣”和“2011年度全國重點產茶縣”稱號。
10月27日,婺源縣被國家環保部命名為“國家級生態示范區”。
是月,江灣鎮曉起村被中國生態文化協會授予“全國生態文化村”。
11月1日,民革中央副主席修福金一行到婺參觀考察;省政協副主席、民革省委會主委陳清華等陪同考察。
11月9日,婺源縣榮獲2011—2013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稱號。
11月28—30日,婺源縣“國家鄉村旅游度假實驗區”揭牌儀式暨2011婺源·中國鄉村文化旅游節,在縣城隆重舉行。
12月10日,縣自來水異地改擴建工程并網供水試壓成功。
12月30日,中云鎮桃溪坑頭村、浙源鄉虹關村被中國國土經濟學會評為“中國景觀村落”。
是年,全縣財政總收入突破5億元,達51101萬元。
2012年
1月1日,全縣鄉(鎮、街道、園區)財政實行“劃分范圍、核定基數、增收獎勵、欠收自補”的管理體制。
3月26日,婺源被國家旅游局授予“全國旅游標準化示范縣”。
3月27—28日,馬來西亞財政部原副部長、丹斯里拿督黃思華和馬來西亞教育部原副部長、拿督韓春錦,率馬來西亞籍華裔一行慕名到婺參觀。
4月22日,2012年婺源綠茶“十佳制茶能手”大賽在縣生態茶業有限公司靈巖茶廠舉行。
4月24—25日,2012年度華東片區地震應急聯動演練在婺源思口鎮江村成功舉行;中國地震局副局長趙和平等參加演練觀摩。
5月30日,通過文化體制改革的“婺源縣徽劇團”,正式轉為“婺源縣徽劇傳習所”。
6月3日,愛爾蘭中國文化交流協會主席馬倫率代表團到婺參觀考察。
6月20日,縣荷包紅鯉魚協會被中國科協、財政部評為2012年“基層科普行動計劃”先進單位。
6月25日,婺源縣被衛生部、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辦公室、財政部列為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縣。
6月29日,婺源啟動農村面源污染集中整治“百日行動”。
7月7日,婺源縣被省委、省政府授予“2011年度全省新農村建設工作先進縣”。
7月24日,太白鎮太白司村程鳳宜家一頭水牛產下龍鳳胎,幾率約為百萬分之一。
8月9—11日,婺源遭遇特大暴雨襲擊,大鄣山鄉、賦春鎮、鎮頭鎮、珍珠山鄉、許村鎮等多個鄉鎮受災。暴雨造成全縣14.22萬人、4814公頃農作物受災;水利基礎設施損壞108處;房屋倒損982戶,其中倒塌409間;經濟損失逾4億元。
9月19日,全國政協常委、社會和法治委員會副主任、文化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趙少華一行來婺,就婺源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情況進行調研。
10月12日,縣農保局榮獲“全國新型農村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先進單位”稱號。
10月27日,全國第二屆古建照明研討會在婺源召開。
11月,婺源縣被衛生部定為“2012年國家衛生應急綜合示范縣”。
12月16—18日,2012婺源·中國鄉村文化旅游節暨首屆全國山歌大賽,在縣文化廣場隆重舉行。
12月17日,江灣鎮江灣村、汪口村和思口鎮延村、沱川鄉理坑村、浙源鄉虹關村,被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列為“中國傳統村落”。
12月28日,婺源公路分局獲交通運輸部授予“2010—2011年度全國交通運輸行業文明單位”稱號。
是年,全縣財政總收入突破9億元,達90068萬元。
2013年
1月16日,江灣景區成功榮膺“國家5A級旅游景區”。
2月,汪口景區被國家旅游局評定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
4月1日,婺源縣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工作拉開帷幕,縣人民醫院、中醫院所有藥品(中藥飲片除外)全部取消藥品加成,實行零差價銷售。
4月23日,許村鎮、紫陽鎮、中云鎮、溪頭鄉、秋口鎮、珍珠山鄉被國家環境保護部授予“國家生態鄉鎮”稱號。
5月17—20日,在第九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上,縣華龍木雕有限公司參展作品《紫氣東來》、婺源美術館參展作品《孟母教子》分獲金獎和銀獎。
5月29日,婺源縣榮獲“全國法治先進縣”。
5月31日,中央政治局原委員、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李鐵映一行到婺參觀考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朱秉發等陪同考察。
是月,婺源中學被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授予“全國作文教學先進單位”稱號。
7月16—18日,2013海峽兩岸四地“朱子學與地域文化”學術研討會在婺源舉行,110名來自江西、安徽、福建、臺灣等省的專家學者參加會議。
8月1日,婺源縣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定為“2013年度國家智慧城市試點縣”。
8月16日,婺源縣榮膺“2013年度中國城市旅游競爭力百強縣”。
8月26日,清華鎮洪村、秋口鎮李坑村和長徑村、江灣鎮曉起村、思口鎮西沖村和思溪村、鎮頭鎮游山村、段莘鄉慶源村、浙源鄉嶺腳村和鳳山村,被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列為“中國傳統村落”。
9月15日,婺源縣榮膺第五屆全國“魅力新農村十佳縣(市)”。
10月15日,婺源縣被中國老年人體協定為“全國老年人健身活動示范基地”。
10月25日,第十屆中國藝術節“群星獎”在山東省威海市揭曉,“婺源·中國鄉村文化旅游節”榮獲“公共文化服務項目獎”。
11月4—6日,中央政治局原常委、中紀委原書記吳官正一行到婺視察;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周澤民,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洪禮和等陪同。
11月20日,婺源縣被農業部農村社會事業發展中心、中國鄉鎮企業協會等機構評為“全國縣域經濟科學發展特色縣”。
11月26—28日,2013婺源·中國鄉村文化旅游節暨全國“山花獎”民間燈彩大賽,在縣文化廣場隆重舉行。
12月9日,婺源入選2013中國(國際)休閑發展論壇公布的“2013最佳休閑小城”名單。
12月11日,縣文化館和賦春鎮巖前村的燈彩作品“人物香燈”,榮獲第十一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
12月19日,衢九快速鐵路婺源段開工建設。衢九鐵路婺源段長61.54公里,途經賦春、中云、秋口、蚺城、紫陽5鎮(街道辦)20 個村(居)委會,投資額達45億元。
是月,由農業部組織評選的2013年“中國美麗田園”名單公布,婺源縣溪頭鄉油菜花榜上有名。
是年,全縣財政總收入突破10億元,達103591萬元。
2014年
1月8日,在“中國縣域網絡形象排行榜(2013)暨縣(區、市)級政府網絡履職績效排行榜”發布會上,婺源縣榮膺“縣域網絡形象百強縣”與“節慶傳播口碑獎”。
1月9日,婺源縣被國家旅游局、環境保護部公布為“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
是月,全縣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大病關愛”政策施行。
同月,坐落縣工業園區的江西半球實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家立方”系列產品,獲評“中國著名商標”。
2月25日,中國門球協會第六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在婺源召開。
3月10日,思口鎮思溪村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文物局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4月2—3日,中國茶文化與生態旅游研討會暨江西名茶論壇在婺源舉行;副省長朱虹、省社會科學院院長梁勇等出席。
4月24—25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原主席賈慶林一行到婺視察;省委書記強衛、省長鹿心社、省政協主席黃躍金等陪同。
5月14日,篁嶺景區獲評國家4A級旅游景區。
5月16日,婺源朱子實業有限公司“傳統技藝——歙硯制作技藝”,被文化部命名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
5月27日,婺源縣第二次土地調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公告,全縣轄區土地總面積2967.78平方公里(296777.84公頃)。
是月,啟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涉及全縣18個鄉(鎮、街道、園區)、197個村委會、1876個村民小組、75621戶農戶、324332畝承包耕地。
7月12日,中國旅游研究院選擇在江灣鎮設立江西省首個“鄉村旅游觀測站”。
7月21日,江灣鎮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公布為“全國重點鎮”。
同月,婺源縣被中外旅游文化協會等機構評選為“中國十大最美鄉愁旅游目的地”。
8月27日,以米卡·吉本布·圖賽特為團長的剛果民主共和國金沙薩省考察團一行,到婺考察訪問。
9月12—18日,2014年全國擲球精英賽在婺源開賽;共有來自香港、澳門、河南、廣東等地22支代表隊100多名教練員、運動員參賽。
9月20日,婺源縣獲評“江西省生態宜居縣城”。
9月23日,縣慈善會榮獲中華慈善總會頒發“中華慈善事業突出貢獻獎”。
9月27日,在2014中國(開封)商業街區行業年會上,婺源縣朱子步行街被中國步行商業街工作委員會評定為“中國特色商業街”。
是月,婺源縣第一次地理國情普查工作啟動。
10月,篁嶺民俗文化村被農業部認定為2014年“中國最美休閑鄉村”。
11月2日,“中國十大鄉愁村莊”評選在全國“村長”論壇揭曉,賦春鎮嚴田村榜上有名。
11月11日,“婺源綠茶制作技藝”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11月17日,清華鎮詩春村、江灣鎮篁嶺村、中云鎮豸峰村、沱川鄉篁村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等列為“中國傳統村落”。
是月,嚴田景區獲評國家4A級旅游景區。
12月25日,江嶺景區被農業部、國家旅游局認定為“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
是月,五龍源景區獲評國家4A級旅游景區。
是年,全縣財政總收入突破11億元,達117093萬元。
2015年
1月1日,全縣“新農?!焙汀俺蔷颖!焙喜嵤?,統一稱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1月4日,婺源縣被工業和信息化部定為“國家信息消費試點縣”。
是月,啟動婺源縣“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
2月11日,2015全省旅游產業發展大會在婺源召開;省委書記強衛、省長鹿心社、國家旅游局副局長杜江等出席。
同日,全國工商聯十一屆四次執委會議在婺源召開。
2月10日,副省長朱虹一行到婺觀看《夢里老家》大型山水實景預演;并在縣鄣公山共產主義勞動大學啟動“江西風景獨好”航空旅游項目。
3月20—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李長春一行到婺視察;省委書記強衛、省長鹿心社等陪同。
3月24—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委員長吳邦國一行到婺視察;省委書記強衛、省長鹿心社、省政協主席黃躍金等陪同。
3月30日,婺源縣被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認定為“2014年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
是月,婺源“篁嶺民俗文化村”與“《夢里老家》大型山水實景演出”項目,被文化部列為2015年度“特色文化產業”重點項目。
4月1—2日,2015年全國擲球健身展示大會在江嶺景區舉行。
4月20日,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醫師協會定點幫扶合作醫院簽約揭牌儀式,在縣人民醫院舉行。
5月12日,2015全國門球賽暨中國門球公開賽在婺源開賽。當日,婺源縣被中國門球協會授予“全國門球之鄉”稱號。
同日,中國國土經濟學會發布“2015中國深呼吸小城百佳榜”,婺源縣再次以“中國最美鄉村”美譽入榜,名列全國第11位。
5月25日,國家旅游局向社會發布首批“全國旅游價格信得過景區”,婺源縣江灣、李坑、汪口、思溪延村、嚴田、靈巖洞、大鄣山臥龍谷、文公山景區榜上有名。
同日,美國、英國、德國、馬來西亞等20個國家的38位“世界華裔杰出青年華夏行”代表,到婺參觀考察。
5月29—30日,英國、馬來西亞、埃塞俄比亞、科特迪瓦等國駐穗總領事代表團一行到婺參觀。
是月,國家二級保護兩棲野生動物大鯢(娃娃魚),在大鄣山鄉九鬮村溪流中發現。
6月28日,合(肥)福(州)高速鐵路通車,婺源結束不通火車的歷史。
7月1日,全縣統一取消收費許可證制度,停止使用收費許可證。
7月18—26日,“非遺”項目“婺源茶藝”和“婺源紙傘制作技藝”走出國門,亮相意大利2015年米蘭世界博覽會。
8月5日,皖、贛、閩三省主流媒體“行走中國最美高鐵線”聯合采訪(江西段)活動啟動儀式在婺源舉行;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姚亞平等出席活動。
8月18—19日,江灣鎮篁嶺村被國家旅游局評為“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
9月11日,婺源被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亞太旅游協會評選為“世界十大鄉村度假勝地”。
10月17—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到婺調研;省委書記強衛、省長鹿心社、中央政法委秘書長汪永清、中央綜治辦主任陳訓秋、省政法委書記周萌等陪同調研。
10月20日,在“第十一屆中國茶業經濟年會”上,婺源再度榮獲“2015年全國重點產茶縣”。
是月,啟動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試點工作,確定大鄣山鄉鄣山村為婺源首家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試點單位。
11月2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國家藝術基金管理會副理事長趙少華一行到婺考察。
12月10日,全縣結對幫扶精準扶貧工作啟動。
12月14日,中共中央委員、中國作家協會主席鐵凝一行到婺走訪調研。
是月,熹園景區獲評國家4A級旅游景區。
同月,旅游雜志《孤獨星球》評選出“中國最具魅力縣城”9個,婺源縣成功入選。
是年,婺源縣被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授予“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稱號。
同年,縣中醫院被國家衛計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世界衛生組織授予“愛嬰醫院”稱號。
同年,全縣財政總收入突破13億元,達131400萬元。
2016年
1月6日,秋口中心小學在“雜志漂流進校園”全民閱讀推廣活動中,榮獲雜志鋪2015全國“十大最美書香校園”稱號。
1月8日,婺源入選國家旅游局創建“中國國際特色旅游目的地”名單,將創建“中國國際生態鄉村旅游目的地”。
1月22日,婺源縣被環境保護部公布為“國家生態縣”。
2月15日,婺源縣看守所被公安部評為“全國看守所& #39;五化建設’成績突出單位”。
2月18日,翼天文化旅游城獲評國家4A級旅游景區。
3月11日,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集中銷毀一批假冒偽劣商品,總計2000余件,貨值5萬余元。
3月23—25日,全國政協副主席、農工黨中央常務副主席劉曉峰一行到婺考察;省政協主席黃躍金,省政協副主席、農工黨江西省委會主委鄭小燕等陪同考察。
4月1日,婺源縣獲得省政府授予“江西省森林城市”稱號。
4月24日,朱熹中學舉行揭牌儀式。
4月29日,江灣供電所榮獲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工人先鋒號”。
是月,經過兩年的努力,全縣219所農村中小學標準化校園建設完成。
5月2日,“婺源森林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獲國務院審定公布;保護區總面積12992.7公頃。
5月6日,全縣“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啟動。
5月15日,2016首屆婺源國際馬拉松賽在縣城文化廣場鳴槍開跑;來自肯尼亞、埃塞俄比亞、烏干達、美國、日本、加拿大等國外選手和國內各省市及港、澳、臺地區選手共1.5萬人參賽。
同日,婺源縣旅游市場聯合執法調度中心(又稱“旅游110”)揭牌成立。
同日,2016年第六屆全國生態旅游文化產業發展高峰論壇發布“最美古村落”公益榜單,婺源縣汪口村、理坑村、虹關村上榜。
6月2日,縣公安局交警大隊車輛管理所被公安部評為“2014—2015年度全國優秀縣級車輛管理所”。
6月18—19日,婺源遭受強降雨襲擊,全縣平均降雨量155.7毫米,最大雨量374.7毫米(鄣山站),紫陽鎮、賦春鎮、大鄣山鄉、沱川鄉等多地受災,部分村莊被淹。
6月21日,紫陽第一小學入選2016(第四屆)“中華百年名?!?。
9月3—4日,國家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區項目專家研討會在婺源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常務副院長黃璐琦等出席會議。
9月6日,婺源入選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旅游局“重點生態旅游目的地”建設名單。
9月14日,婺源縣被國務院列為“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
10月11日,江灣鎮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認定為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
10月23日,2016中國森林氧吧論壇公布第二批“中國森林氧吧”名單,“婺源饒河源國家濕地公園”榜上有名。
10月31日—11月3日,上饒市林科所“珍貴樹木”項目組在婺源進行珍貴樹種資源調查時,鑒定出兩種珍稀植物——“尖葉櫟”和“淋漓錐”。
11月18日,縣公安局刑警大隊成功破獲一起巨額詐騙案件,為群眾追回損失280萬元。
12月9日,賦春鎮甲路村、上嚴田村和段莘鄉東山村、大鄣山鄉黃村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等七部委列為“中國傳統村落”。
12月16日,全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工作現場推進會在婺源召開;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書記、副省長尹建業等出席會議。
12月17日,婺源縣獲評“2016(和諧型)中國全面小康十大示范縣市”。
同日,江西省第五屆全民健身運動會閉幕式暨頒獎儀式在婺源舉行;副省長謝茹出席閉幕式。
12月27日,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布“第二批(2016年度)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區”名單,婺源縣成功入選。
2017年
1月4日,漫山村棚戶區改造(一期)項目啟動。
3月16日,全縣開展“弘揚微家訓、樹立好家風”活動動員推進會在賦春鎮召開。
3月14—15日,原國務委員唐家璇一行到婺考察。
3月22日,縣中心城區(老城區、城南區)棚戶區改造(一期)項目啟動,涉及居民1312戶。
同日,世界攝影(旅游)大會暨第五屆國家攝影大典組委會公布“中國十大典藏攝影旅游景區”名單,婺源縣榜上有名。
4月7—10日,在第39屆全國文房四寶藝術博覽會上,婺源被授予“中國歙硯(原產地)之鄉”稱號。
4月8日,法國PBP200公里不間斷騎行挑戰賽在婺源舉行。
4月11—12日,在首屆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大會上,篁嶺村獲評“全國鄉村旅游超級lP村”。
4月16日,2017中國婺源環秀水湖國際越野賽在珍珠山鄉舉行。
4月22日,2017江西首屆國際精準醫療峰會在婺源召開。
5月20—30日,2017年全國擲球(塑質球、大小金屬球)錦標賽在婺源舉行。
5月22日,江西省“振興杯”茶葉制作職業技能競賽在婺源舉行。
6月10—11日,2017第六屆全國全民健身操舞大賽(江西賽區)暨“中國體育彩票”杯健美操舞比賽在婺源舉行。
6月22日20時—24日16時,婺源遭受特大暴雨襲擊,全縣平均降雨量201.6毫米,最大雨量371.1毫米(浙源),縣城雨量198.1毫米。6月24日16時24分,縣城最高水位64.54米,超警戒水位6.54米。全縣所有鄉鎮受災,受災人口29.85萬,因災死亡3人;直接經濟損失約37.9億元。
7月23日,美國CNN(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重新評定選出最新“40個中國最美的地方”,婺源上榜。
7月31日,國家旅游局公布“中國優秀國際鄉村旅游目的地”名單,婺源縣入選。
8月24日,婺源縣被交通運輸部授予第一批“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
8月27日,在第十三屆全國運動會上,婺源縣榮獲“全國群眾體育工作先進單位”。
9月11日,中國氣象服務協會公布2017年度“中國天然氧吧”名單,婺源縣榜上有名。
9月15日,婺源縣被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列為“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茶葉)質量安全示范區”。
9月17—19日,全國政協副主席馬飚一行到婺,就“保護南方古村落,建設美麗鄉村”進行調研;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主任孫淦、副主任傅克誠和王國卿參加調研,省政協副主席姚亞平等陪同。
9月19日,連續3屆榮獲“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的婺源,被中央綜治委授予“長安杯”獎。
同日,思口鎮延村被農業部評為“2017年中國美麗休閑鄉村(歷史古村)”。
9月21日,婺源縣榮膺第一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
10月2日,江西省首個縣級旅游誠信退賠中心——“婺源縣旅游誠信退賠中心”揭牌。
10月18—20日,海峽兩岸四地“朱子學與制度文化”學術研討會暨儒商論壇在婺源舉行,江西、福建、安徽、臺灣等省150多名專家學者和朱子后裔參加會議。
10月26日,婺源縣篁嶺天街被中國步行商業街工作委員會評定為“中國特色商業街”。
11月8日,“全國指彈球運動培訓基地”揭牌儀式在縣老年活動中心舉行。
11月11日,2017·中國首屆婺源皇菊茶文化節暨第四屆曉起皇菊文化節在江灣景區開幕。
11月21日,思口鎮被確定為全國“掃黃打非”進基層示范點,并成功當選全國“掃黃打非”進基層示范標兵單位。
11月26日,2017第二屆婺源國際馬拉松賽舉行;來自肯尼亞、埃塞俄比亞、意大利、美國、日本、瑞典、墨西哥、英國、德國等國外選手和國內各省市選手共19118人參賽。
12月21日,賦春鎮嚴田村榮獲中國生態文化協會授予“全國生態文化村”稱號。
12月28日,途經婺源的衢(州)九(江)快速鐵路開通運營。
是年,全縣財政總收入突破14億元,達145100萬元。